紅桌手札
Our Letters層層工序,只為成就這一味 ~ 柴焙桂圓
- 發表於 2025-08-14
- 點閱數 150
- 更新於 2025-08-22
躲過風雨,迎來採收
撐過夏末多颱風的時節,迎來龍眼的採收期。不到採收最後一刻,你不會知道今年究竟收成是多還是少。
採龍眼時,頂著豔陽爬上爬下,大自然中的蚊蟲不會因汗臭遠離,反而更加瘋狂地糾纏不休。而幾年前讓人聞之色變的荔枝椿象,我們也是摸清這臭蟲的套路,不會再嚇得花容失色。總之~採收時就是把握時間,速戰速決,此地真的不宜久留!
採龍眼時,頂著豔陽爬上爬下,大自然中的蚊蟲不會因汗臭遠離,反而更加瘋狂地糾纏不休。而幾年前讓人聞之色變的荔枝椿象,我們也是摸清這臭蟲的套路,不會再嚇得花容失色。總之~採收時就是把握時間,速戰速決,此地真的不宜久留!
爬樹是採龍眼的基本技能,最強的喵小農(女生)除了爬樹還能鉅刀(臂力強大)、電鋸齊發。太~厲~害~啦!!
老農已經爬到最高,七十幾歲還是一尾活龍代表!帶著一大群假日農夫採收,假日農夫們雖然能力不足,但我們可以用120%熱情補足唷!

雨來了,繼續冒雨採收。每一次的柴焙都需要一個基本量,不達最低標準量,絕對不能輕易收工。同心協力~一起努力。
人多力量大,瘋狂剪刀手齊聚
午後,開始將龍眼一顆顆剪下。大家一起瘋狂剪剪剪,很感謝特地前來幫忙的親友們,人多好辦事!很喜歡這樣的團隊合作,共同為目標奮戰。
剪粒完成,均勻分配每一籃龍眼重量,這樣柴焙時才能讓龍眼受熱均勻,即使是用傳統古法柴焙,也力求品質穩定。
剪粒完成,均勻分配每一籃龍眼重量,這樣柴焙時才能讓龍眼受熱均勻,即使是用傳統古法柴焙,也力求品質穩定。

每人一把剪刀,手起刀落~一串串龍眼迅速剪去枝條。人多就是快!

採收回來的一串串龍眼,要耐心剪成一粒一粒的龍眼。這通常得一群瘋狂剪刀手花一下午的時間去完成。

剪好的龍眼分裝成籃,待會要再秤重,盡量讓每一籃重量平均,維持焙製品質。
灶火起,馬拉松式重複翻焙
龍眼入焙灶,灶火一起,就是一場睡眠不足的馬拉松賽。龍眼木耐燒,緩緩地添加柴火,慢火焙製。固定幾小時上下翻焙,七十多歲老爸爸手機滿滿的鬧鈴提醒。
灶坑裡的火焰跳動,龍眼木燃燒的劈啪聲,龍眼水分緩慢蒸發的煙霧繚繞,這些場景交替轉換陪伴著爸爸三天,迎來一焙灶的桂圓成果。
灶坑裡的火焰跳動,龍眼木燃燒的劈啪聲,龍眼水分緩慢蒸發的煙霧繚繞,這些場景交替轉換陪伴著爸爸三天,迎來一焙灶的桂圓成果。

從年輕焙到七十幾歲,煙霧飄渺中,一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,即使辛苦~爸爸還是熱愛焙龍眼乾。

焙龍眼乾的時期,灶火一起,爸爸總是常駐於此,訂時添加龍眼木,耐心守護著焙灶。
日以繼夜,夜以繼日,三天馬拉松式不停添加柴火,幾小時定時翻焙,龍眼終於變成龍眼乾了!
三日一焙灶,一批桂圓的誕生
焙製完成的桂圓,緊接著進入揀選,剔除裂果、瑕疵,篩選分級。再來曬個幾天的日光,除去多餘水氣後,才能開始裝袋出貨。
工序繁瑣且耗時,為的是成就這個古老傳承下來的滋味。台產龍眼的滋味,搭配老師傅柴焙的手藝,這珍貴又美味的龍眼乾/桂圓,值得您來嚐嚐。
工序繁瑣且耗時,為的是成就這個古老傳承下來的滋味。台產龍眼的滋味,搭配老師傅柴焙的手藝,這珍貴又美味的龍眼乾/桂圓,值得您來嚐嚐。

對龍眼乾特別執著的老農,繼續努力揀選。

高標準的阿華師,對於出貨的品質嚴格把關。火眼金睛地篩選,剔除不合格的龍眼乾。

分級大小篩選,層層關卡終於來到成果關卡啦!((歡呼))

無添加的古法焙製方式,定期曬日光去除水氣,是保存桂圓的最佳方式。

日光浴後的帶殼桂圓,果殼硬脆,果肉香甜Q軟~超級好吃!

日曬後,散熱完成就可以準備裝袋出貨囉!
一包600g(一斤),內附一張DM,說明桂圓各式吃法&保存方式。

收到桂圓,建議立即開箱~換用密封罐保存,並定期去除濕氣,就可以存放較久時間。
焙好的桂圓已經開始陸續出貨,每年的現焙桂圓數量有限,不要等到天冷了才想到,早點購買才不會撲空喔!